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行业动态
品睿新闻
行业动态
 
转变思维应对网络舆情

       关键字:四川舆情  网络舆情  舆情分析  品睿科技
   来源:中安在线-安徽日报
  
   重视网络民意,引导网络舆情,是一个新课题。必须解放思想、转变观念,才能化解矛盾,推动工作—— 同是拆迁引起的冲突,江西上饶以事实为依据,积极回应网络质疑,使事态迅速平息;而有的地方一味瞒堵真相,漠视网络舆情,使个案迅速升温,个中原因值得深思。
  
   网络时代,领导干部该如何引导网上舆论?从近几年各地应对舆情的得失来看,需要在认识与思维方式上来一场大转变。
  
   从“单线作战”到“两路出击”
   有一组数据是值得注意的。前不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宣称,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.2亿,较去年底增加3600万人;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.8%,较去年底提高2.9个百分点,同时,手机网民规模更达2.77亿,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,增幅为18.6%。今年以来,微博等新兴网媒在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生成、发展过程中,发挥了更加显著的作用。网络舆论的力量已变得越来越强大。
  
   这组数据表明,一个规模宏大的“网络社会”已经诞生。网民以其前所未有的知情愿望与表达冲动,对现实社会发生的一切,在网上毫无保留地披露着已知信息,无所顾忌地表达着自己的态度、观点,从而形成能量巨大的网络舆论。因此现实社会的突发事件,会很快在网上成为“衍生事件”,甚至引发网络“地震”。
  
   值得一提的是,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重要事实,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。因此,在处置突发事件时,习惯于传统的“单线作战”——着力于平息眼前事态,而忽略了对网络“衍生事件”的应急处理。这份忽略常常会导致突发事件的升级与裂变,使事情变得越来越难收拾。
  
   因此,引导网络舆情,就必须学会从“单线作战”转向“两路出击”。
  
   从“断箭疗伤”到“刮骨去毒”
   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做到两条线作战,并非万事大吉。
  
   身体中箭了,可以“断箭疗伤”,也可以“刮骨去毒”,方法不同,结果也完全两样。现实社会中,处置突发事件时,为避免更大的破坏,有时有必要适度采取“堵”的办法。但面对网络,这一招不灵了。网民的网上评论、质疑以及人肉搜索,几乎不受约束,如入无人之境。随着网络、网媒的兴起及其迅猛发展,现实社会已经被网络与网民“倒逼”得越来越透明。面对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,必须以“疏”的思维方式,及时发布新闻信息,正面回应公众质疑,因势利导舆论走向,以获得网民和舆论的理解与支持。在来势凶猛的网络舆论面前,“躲”肯定不行,“堵”也不是办法,“拖”更解决不了问题,让网络“保持安静”更不切实际。这些做法则既不利于缓和事态、解决问题,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的精神。“断箭疗伤”着眼于“堵”,治标不治本;而“刮骨去毒”则着眼于“疏”,治标更治本,尊重了网络舆论的特点。
  
   因此,引导网络舆情,就必须坚持从“断箭疗伤”转向“刮骨去毒”。
  
   从“危机处置”到“解决问题”
   需要指出的是,对网络舆论、社会舆情的尊重与疏导,不能只停留在危机处置层面。如果只重危机处置而忽视问题的解决,最后“危机处置”可能会带来“处置危机”。
  
   把应对舆情等同于应付社情民意的技巧,是一种值得警惕的错误观念。危机处置,这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。事实上,网络舆论是社情民意的表达符号,领导干部必须站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,努力读懂这一符号隐藏的公众诉求,深刻反思事件的本质,找到存在的错误与问题,并拿出切实措施纠正错误、解决问题,以期民意通达、民心回归,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动力。
  
   因此,引导网络舆情,不能只在“危机处置”上做文章,必须做到“危机处置”与“解决问题”并重。




  发布日期:2010-12